在拿到新工作Offer Letter的這一天紀錄下這個求職過程~

 

一. 鎖定職位

我認真開始找工作算是從三月開始,當時還在台灣,鎖定以下方向:

1. 地點:蘇州/ 上海西邊,遠距工作更好

   因為我們去年中搬到昆山了,好不容易住在一起,不想繼續分隔;加上柴董的工作穩定,因此希望在不搬家的情況下,控制通勤在一小時內。

 

2. 職位:市場/ 運營/ 人資(學習與發展)

   過去一直做著銷售的工作,B2B、B2C,雖然之前的業績都是超標完成,但是實在不喜歡每天煩惱著如何開拓客源、達到業績目標。 在之前的工作中,也接觸到市場活動、公眾號和社群運營,發現我更喜歡做這些事,同樣也可以做得好。

  而之前就是在諮詢、培訓相關產業,我也喜歡這方面發展人的工作,也希望可以接著用到所學,所以這個也是我的考慮方向。

 

3. 產業:奢侈品、汽車、科技,最好是外商公司

   外商公司這個純粹是個人個性偏好,一般外商公司福利完整,但薪資本身大概落在市場中上水準。

   不做銷售,但希望薪水更高的話,也許就要考慮大陸本土公司,或是台商外派了;但是相對地,工作時間也會拉得比較長。

 

 

二. 研究產業、職位& 精修履歷

聽HR朋友分享,很多時候在看履歷之前,會先用電腦篩選一遍。

怎麼篩?

「關鍵字」

 

也就是履歷中有沒有寫到職位要求的核心知識、技能、經歷的關鍵字。

 

因此,我找了同一個產業中的幾間目標公司的相同職位來分析,總結了該職位的3-5個關鍵詞。

在編寫履歷的時候,確保這些關鍵詞有結合相關經歷,適當地展示出來,制定每個職位的專屬履歷模板。

 

在投履歷的過程之中,基本上要一天一修;有時也會依照目標職位的JD職位描述用語,再做些微調整。邊修邊投。

 

也有朋友提供了一個小技巧,就是買LinkedIn的Premium版本,看下職位期望的關鍵技能。但我個人覺得這個非必要,大家自己衡量。

 

 

三. 選擇求職平台

大陸的幾個大的求職平台,包含:LinkedIn、51Jobs前程无忧、猎聘、拉勾、Boss直聘。

 

我中途就放棄104的原因是,我的目標在外商公司。

加上,我的工作資歷和期望職位跟有在外派的台灣公司比較不符合,所以我就專注在本土的平台上。

 

1. LinkedInhttps://cn.linkedin.com/

   a.) 外商公司職位多,大多數都是直接以英文開職位,所以中英履歷都要準備。

   b.) 可以設置目標職位類型的郵件提醒,一天大概會收到兩次推薦郵件。

   c.) 有interview skills這個區塊,我覺得為面試準備提供了很好的方向(尤其是對於和HR的面試)

 

2. 51Jobs前程无忧https://www.51job.com/

   a.) 職位可以說是包山包海,應有盡有。

   b.) 我也會用相似職位的薪水範疇,大概預估下和HR談的期待薪資方向。

 

3. 猎聘https://www.liepin.com/

   a.) 職位也是很多。除了公司HR外,也有很多獵頭會在上面po職位。

   b.) 求職方面,個人使用體驗不是很好,就算對獵頭關閉,還是會接到獵聘內部的獵頭打電話來,跟我談的也不是我有興趣的產業(而我在網站上有標註我的期望產業)。

   c.) 履歷優化的付費服務倒是還不錯。(51Jobs前程无忧也有這項服務。

       在寫中文履歷時,總覺得少了一點感覺,和當地HR的閱讀習慣有點落差的感覺。

       在購買服務後(價格依據工作資歷而不同),可以選擇一個目標產業的職位,平台匹配的顧問會約時間先電話討論個人經歷、優勢、亮點,然後顧問才會開始修改履歷。

       我的顧問效率很好,週六早上通電話,週日晚上就收到履歷了。

 

4. 拉勾網https://www.lagou.com/

   a.) 互聯網從業人員可以先看這個平台。

 

5. Boss直聘https://www.zhipin.com/

   a.) 大陸同學推薦的,但是個人三年前短暫用過就不碰了。覺得銷售、直銷類的職位較多。

 

6. 公司自己的招聘網頁

   a.) 個人覺得這是相對有效的方式,比較不會有漏掉履歷的問題。一般來說,在公司career page投的履歷會比外部網站更快看到。

   b.) 但真的就比較花時間,要到每間目標公司的招聘頁面,一間一間看,一個個投遞。

 

7. 盤點人脈/ 內推

   a.) 相信大家都知道,這個會是更靠譜的方式,但我覺得也是最困難的。

   b.) 困難就在於,幫忙內推的人是否可靠,願意幫忙到什麼程度。

       我這次有兩個面試機會都是因為有認識的人而得到的;但之前也有認識的人說可以幫忙推,人卻消失的經驗。

   c.) 若是有找到天使願意幫忙的話,除了轉履歷外,盡量打聽下公司文化、團隊狀態、老闆管理風格、薪資待遇...等等,在之後的offer選擇上會有幫助。

 

 

四. 我的求職路:轉跑道的艱辛

我從三月開始找工作,剛開始想說先找外派或在家遠距的工作,但很快就發現不太符合我的理想,所以開始轉往LinkedIn,接著是51Jobs、獵聘、公司網站,多管道併行。

前前後後加起來,我投了上百個職位,但說真的,回覆者寥寥可數。

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:我想要跨領域

雖然在履歷中有強調上一份工作中的社群運營、公眾號運營、活動籌辦等...這類marketing相關經歷,但找我的很多都還是諮詢顧問、銷售之類的職位。

 

隨著時間的推移,以及戶頭存款往下掉,慢慢地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,是不是我真的不適合這樣的工作,是不是我哪裡不夠好,是不是我不如自己想的有市場價值。慢慢變得時常焦躁,總是想要往外抓取,也還好柴董、我妹和朋友都很支持我,一直傾聽我的各種腦補小劇場,陪我一起準備和練習。

 

在準備面試時,我也有找JobWits的職涯教練練習面試技巧。

最重要的原因是,找個人練習,我會覺得比較安心一點。

我和教練把目標放在準備面試,因此我們的討論重點就是:「有架構性」、「重點式」地講述我的「故事」,而不是想到什麼說什麼,或是一個問題回答得落落長,甚至是舉到一個不適合的案例。

但這個服務畢竟不是速成班,也沒有什麼標準公式模板,所以的確會花上一些時間和金錢。

從第一次電話就和教練設立清楚你的期待和目標,這點很重要。

整體來說,我覺得對於面試是有幫助的。

 

而我大概在開始投履歷的一個月後,才零零散散收到一些面試邀請。

其中有三個比較理想的機會,一個是前同事的新團隊,一個是柴董的朋友幫忙內推的,另一個則是自己在他們公司網站上投遞的。

 

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,我先到網路上搜集相關訊息,找認識的人打聽公司文化,模擬面試情境,準備相關作品集。

 

不得不說,練習還是有用的,因為思考過、模擬過,在面試的當下表現就蠻自然的。

雖然難免有一些準備不周全的地方,但是很幸運地,最後還是有順利拿到理想的offer

 

 

也祝各位求職者順利拿到理想的offer

arrow
arrow

    米蟲與柴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